0838-7101968
健康科普
首页 > 健康科普
常见心理问题

一、抑郁症

(1)定义

  以连续长期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疾病(问题)。

image.png

(2)抑郁症有哪些表现呢?

它的临床症状表现有: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可能有自杀意愿或自杀行为;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相关症状可导致认知功能的降低:如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等等。

image.png

(3)持续时间

抑郁症的诊断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且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4)抑郁情绪≠抑郁症

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坏心情”,它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不能依据单纯的个别症状或简单的筛查量表就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

健康人群遇到不高兴的事时也会感到情绪低落或者压力大,但这不是抑郁症。相关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才应怀疑是否患上抑郁症;如有相关症状表现,可及时到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身疾病或心理科进行进一步就诊诊断。

image.png

二、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又难以应对的不愉快情绪体验。

焦虑情绪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它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必要的一种情绪;但是,当个体的焦虑程度过高,而带来强烈的情绪痛苦、躯体症状或严重的回避行为时,焦虑就成为病理性的焦虑;此时便可能转变为焦虑症。如果出现相关症状但也不一定是焦虑症,如果有担忧,可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

image.png

三、强迫症

强迫思维反复出现;为减轻这种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强迫行为(如怀疑门窗没关好而反复检查、反复洗手但仍旧感觉没有洗好)。

image.png

四、社交恐惧症

社交焦虑是正常现象,如面对陌生人感到不安或紧张,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但社交恐惧症则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感到强烈的恐惧和忧虑,同时或伴有心悸、恶心和出汗等身体症状,在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image.png

五、常见心理问题的治疗

(1)自我情绪调节

转移注意力:可通过适当的自己喜欢娱乐方式如听音乐、绘画、唱歌、外出、运动、旅行等适度放松进行情绪调节;冥想:通过冥想的方式进行放松休息;倾诉:通过找朋友亲人倾诉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

image.png

(2)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

对上述心理问题的治疗方式还包括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通过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引导来访者了解并逐步解决自己的心理情绪问题,从而达到恢复的效果。

(3)物理治疗

对于严重的抑郁并伴有自杀行为和自杀倾向可实施MECT治疗;对于由于情绪问题而导致的睡眠问题、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均可实施经颅磁刺激进行物理治疗;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体操、瑜伽等运动方式对于情绪和睡眠的调节均有积极的作用。

(4)药物治疗

如发现自己有上述某些症状,对相关的心理问题持怀疑态度,可到专业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进行进一步的就诊诊断;精神科医生对相关心理问题的病因和病史进行仔细的分析后进行疾病的诊断,再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药物的治疗;如焦虑抑郁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等。

当你无法自己调节和解决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时,可以向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进行热线电话的求助。

中江县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电话:0838-6667120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