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8-7101968
健康科普
首页 > 健康科普
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

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

谈到精神分裂症,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电视剧里的剧情,那些精神分裂的人虽然在平时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是发起病来十分吓人。这些精神分裂症的人生活的异常痛苦,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犯错误,也不知道自己会犯多大的错误。那么到底什么叫精神分裂症呢?人又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呢?

一、 什么叫精神分裂症:

精神类疾病并不是人类独有的,根据科学调查研究显示,很多非人的物种,例如鸟会出现强迫症的症状、海豚和鲸鱼在被圈养的情况下会自残、马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病态样的冲动,但是精神分裂症却独独偏爱人类。在临床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为0.38%0.84多发于青壮年人群,起病较为缓慢,临床常常表现为多方面的不协调症状,包括触觉、知觉、思想、情感、活动等等。该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一般患者的共同表现为智力正常和意识清楚,但是随着疾病不断地进展,很多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为病情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且会随着发作次数增多而逐渐加重,最终会导致一部分患者出现终身性精神残疾。但是如果发现及时且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是可以痊愈或者基本痊愈的。

 image.png

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神经生物学因

相关临床调查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内的某些神经递质,比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异常功能的神经递质会高于常人。当正常人的神经中枢内的多巴胺水平升高时,会导致患者产生神经精神兴奋症状,故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大多数都为中枢神经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多巴胺显著高于常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也异于常人,故当今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同时拮抗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进而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根据相关影像学研究显示,当患者出现精神分裂症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看到患者脑组织中的颞叶、额叶及大脑的边缘系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现象出现;还有一部分患者会有颞叶、额叶及大脑的边缘系统扩大或者大脑沟回增宽的影像学表现出现。

 image.png

2.外界因素的作用:

孕妇在孕期时出现相关病毒性感染、患者在幼时或者儿童期接受过巨大的不良的刺激、围产期时孕妇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以及自身的原发疾病等都有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但是上述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均会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3.遗传学因素

根据遗传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家中有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其直系亲属的患病率较其他人群将会升高好几倍;患者与你的血缘关系越近,那么你发病的几率就会越高。如果父亲或者母亲有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那么他们子女患病的概率可以达到10-15%,他们的孙子孙女患病概率约为5%,遗传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出了一些精神分裂易感人群的相关易感基因位点。但是现代科学认为,当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未发病时,精神分裂症仅仅会遗传性格,而不遗传疾病。因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发病,是由于受到了外界某些精神刺激的诱导作用所致,精神刺激作用于患者,导致患者掉入发病的心理陷阱,进而导致疾病的发作。精神刺激不决定发病,但是心理陷阱可以。早期发作时只要解除患者的心理误区,病人还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跟正常人一样,但是随着发作次数越来越多,脑内的多巴胺功能发生了变化,最终才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彻底无法控制,但是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是患者所遭受的心理压力程度以及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所决定的。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精神分裂症是多基因共同作用之下所引起的遗传疾病,是多因素共同导致的发病,一般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发病后的患者很可能将此疾病遗传给子女。

4. 社会心理学因素:

我们生活在人群之中,受到环境中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是正面因素,有些是负面因素。当今社会人们压力大,各种负面因素都会对我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负面因素包括:生活琐事、经济压力、童年性格等,这些都会诱导或促使精神分裂症的产生,当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临界点时,便会产生变态反应,进而产生精神分裂症,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image.png

三、精神分裂症是可以预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并不可怕,是可以预防的,正如前文所说,精神分裂的发病过程,就是患者掉进了自己的精神陷阱,这个精神陷阱结构并不复杂,主要分为心理病因和生物病因两部分,心理病因部分主要作用于患者的精神,把患者关在自己的虚假暗示之中,使他走不出来。如果患者可以走出这个虚假的心理暗示,那么就可以克服发病的心理因素。但是这里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患者并不能准确的区分虚假和真实。所以要预防精神分裂症,就是要从根本上增强自己的心理防线,无论是真实和虚假一律不需要相信,全都采用语言这种沟通模式,而不要采用暗示这种沟通方式,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断绝心理因素所致的发病,即语言交流是预防精神分裂症的最好的心理疫苗。如果非要使用暗示这种交流方式,那么在暗示结束后需要再次用语言进行交流,防止出现错误的心理暗示。如果没有在心理方面消除病因,进展到了生物层面,那么就只能通过药物来治疗来帮助控制精神分裂症。

image.png

小结  精神分裂症并不可怕,只要弄清发病的病因,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素质,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万一出现了精神分裂症也不要慌张,要通过心理治疗加上药物治疗共同作用,给予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走出心理陷阱,相信自己可以早日恢复健康。